全球财经连线|澳新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叶森:中国在区域和全球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

最新信息

全球财经连线|澳新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叶森:中国在区域和全球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
2023-11-13 15:27:00
当地时间11月9日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的鹰派言论引发市场恐慌。他表示,美联储仍未实现足够紧缩的货币政策,可能需要继续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胀。受此影响,美国三大股指重挫,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结束了两年来最长连涨。
  美联储货币政策会否在2024年转向?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下,美国经济会出现衰退吗?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发生怎样的变化?全球贸易的未来发展如何?围绕这些问题,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了澳新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叶森(Richard Yetsenga)。
  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较小
  《全球财经连线》:美联储近日暂停加息,我们是否可以据此对后续政策乐观?你认为我们能否在2024年看到美联储的政策转向?
  叶森:我认为我们应该保持乐观。首先,因为经济衰退看起来不太可能发生。市场经历过各种阶段性的衰退,周而复始,而当前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并不大。好消息是人们正在意识到这一点。另一个好消息是美联储正竭力让通胀回到目标水平,同时不陷入衰退,这正是美联储目前所处的阶段。我确实认为明年我们会面临政策转向,随着通胀下降,我认为美联储将会有更多降息空间,但(降息)大概率要到明年下半年才会发生。
  《全球财经连线》:你认为通胀是否正朝着美联储希望的方向发展?
  叶森:希望如此,但也不排除美联储低调地稍微调高利率的可能性,或是在比市场目前所预期的更长的时间里将利率维持在高位。但好消息是通胀正向目标范围回落,并且没有出现衰退的迹象,与本轮加息周期开始时的预期相较,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结果。
  地缘政治的影响有限
  《全球财经连线》:地缘政治方面,最近的国际冲突和紧张局势,会否影响全球经济前景和经济稳定性?
  叶森:显然,在过去的五到六年中,地缘政治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。放眼全球,今时已不同往日。但我们不应过度强调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,因为大部分全球贸易仍然在没有重大限制的情况下正常开展,国家之间仍在达成贸易协定,区域贸易组织仍在进行扩员。或许我们现在正处于对全球化有着更多质疑的阶段,但是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繁荣,促进了全球贸易,有利于保持低通胀等。如果我们正处于对全球化有着更多质疑的阶段,那我们就该为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、贸易降低以及更高的通胀做好心理准备。
  《全球财经连线》:你对全球贸易的未来有何看法?全球化能否继续,还是会转向更重视区域化?
  叶森:我认为(全球化)有可能会继续加深,但同时也有一些新术语出现,比如在岸外包、回流、友岸外包。我认为人们对贸易看法各异,并认识到贸易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,在某些情况下,也可能会使人们面临供应链或供给的脆弱性。我认为当前全球贸易处在与之前不同的环境中,国家间会更多地考虑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关系。
  《全球财经连线》:当前市场对软着陆的前景比今年年初要更乐观。你认为全球经济的总体前景如何?
  叶森:我认为经济衰退的预测主要基于两种观点,这两种观点我个人都不太认同。一种观点认为,大部分通胀由供给侧问题所导致。第二种观点认为,在像美国这样的经济体里,资产负债表非常脆弱,消费者也非常脆弱。而实际上,消费者的平均资产负债表相当强韧,不仅在美国,在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英国以及许多其他发达经济体中也是如此。我认为通胀上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需求过于强劲,也有一些供给侧的因素,例如气候转型的压力以及所需的投资和变革。由此看来,人口老龄化是供给侧因素,全球贸易的再调整是供给侧因素,而这些因素的情况与过去一二十年前不同了,但大部分通胀方面的挑战主要来源于需求端。我认为在利率已多次上调的情况下,需求也正在回归至某种更可持续的水平。
  澳大利亚经济状况整体保持稳定
  《全球财经连线》: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,澳大利亚的实际GDP预计在2023年增长1.8%,2024年预计增长1.4%。你对澳大利亚的经济趋势有何见解?如何看待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的双边贸易?
  叶森:在央行加息400个基点的影响下,澳大利亚经济一直在放缓,这让一些经济领域的部分人群感到不安。但好消息是,需求正在放缓的同时,金融体系仍然十分健康稳定,这使得通胀正朝着目标水平回落。具体情况可能和美国有些相似,通胀率已从7%左右降至4%左右,通胀目标为2%-3%,所以依然有些任重道远。我希望目前的利率足以使得通胀率不断向目标水平靠拢。但和美国的情况类似,如果央行在未来三到六个月内必须有所行动,那大概率将是提高利率而不是降低利率。我认为大多数人会同意,澳大利亚对高利率的应对相当成功,尽管经济增长有所放缓,但整体经济依然十分稳定。
  《全球财经连线》:你对澳大利亚的通胀趋势有什么看法,会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和投资决策?
  叶森:由于央行首要目标是恢复2%到3%的通胀率,因此他们非常关注通胀动态。澳大利亚的通胀率降到了4%,还需继续下降到2%-3%,我希望在接下来的18个月内,我们能回到这一目标水平。关于投资的趋势,有两种观点。虽然很大一部分人将高利率视为投资的挑战,但经济依然相当坚挺。因此,企业仍然需要提高产能,政府仍然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在气候领域,气候转型仍然需要向电气化发展。实际上,阻碍这些发展的不仅仅是利率,还有投入、材料、运输和劳动力的可得性。随着经济需求放缓,上述一些资源变得更容易获得。所以我认为即使利率变得更高,经济投资依然会非常坚挺。
  中国正在向内需驱动型经济转型
  《全球财经连线》: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中国经济。考虑到我们现在面临的各种挑战,你对中国经济前景有何看法?中国经济的动力是否正在改变?
  叶森:我认为驱使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改变。我认为人们在过去的几年里应该已经察觉到了这一点。我要谈及中国的第一件事,就是让大家意识到中国是一个经济总量约18万亿美元的经济体,比经济总量首位的美国略小,但远超位列第三的日本,中国的经济总量是日本的三倍还多。因此,从经济的角度来看,中国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但同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型经济体而言,出口不可能永远是经济增长的源泉,达到某个发展阶段时,中国需要向内需驱动型经济转型。我认为这种转型已经开始了,这意味着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将更多是国内因素而不是外部因素。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,中国或许正在靠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头部,但目前仍然是一个中等收入经济体。因此,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很多空间,中国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,需要聚焦高质量发展以及技术创新。
  《全球财经连线》:你对这种转变有什么看法呢?
  叶森:说到转型,我认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,中国处于现代化的第一阶段。恰好,我们此刻正在上海谈话,我第一次来到上海大概是20年前,以上海为例,我见证了中国是如何从一个依靠出口加工品和投资的经济体,转型为提供出口产品及一系列服务的经济体。我认为中国现在正处于另一个阶段。在这一阶段中,国内消费更多地成为经济增长来源,投资将消耗更少的资源,中国消费者将越发重要,甚至可能成为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消费力量,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。
  《全球财经连线》: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?它将如何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经济体?
  叶森:在经历主要增长动力的转变时,都会发现这可能是一个复杂的时期。例如,从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需求转向由绿色能源驱动发展,将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渡。我们应该做好心理准备,在中国从投资和出口转向国内消费的这一过程中,可能会有一些阵痛期。但是最终中国将成为一个更能掌握自己命运的经济体,因为市场会更依赖国内消费者。并且,中国可能会开始更多地从海外进口商品,现在的贸易很多是为了出口而进口。但在未来,中国将为了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而进口。从任何角度来看,中国目前都是区域内最大的经济体,中国的GDP约占亚洲的一半,如果不算日本,则约占亚洲GDP的三分之二。在过去20年里,中国吸收了区域内约53%的外国直接投资,在过去五年里,中国吸纳了约75%的区域性投资组合流入,我认为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地位是毋庸置疑的。我认为,转变只意味着增长动力会有所不同,而且增长速度可能放缓,中国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上游,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能够永远高速增长,但中国可以凭借更缓慢但更长久的增长提高收入水平。
  对全球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
  《全球财经连线》:综上讨论,你对明年全球经济总体有何展望?
  叶森:我认为最重要的议题是避免全球经济衰退。如果在经历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胀问题之后,央行又过度收紧货币政策从而导致另一种形式的衰退,那将非常不幸。
  在某种程度上,那样的结果算是矫枉过正。但我对全球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,我认为我们不会陷入衰退,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是第一个要避免的错误。我认为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我们最重要的目标。从增长的角度来看,我持乐观态度,但挑战同时存在。
  《全球财经连线》:你觉得一切是否正在向好发展,比今年年初大家预期的是否要更好?
  叶森:我做经济学家已经很长时间了,大家通常总是关注哪里出了差错,那么现在有必要看到积极的态势。全球需求仍在增长,大多数经济体的通胀率正在回落到目标水平,这些趋势比大多数人预估的情况要好。由此可见,我们有希望避免全球衰退,全球金融体系处于非常稳定和强劲的状态。虽然在一些国家内部出现金融不稳定的例子,例如,今年早些时候,美国银行体系面临一些挑战,但我对于很多事情仍保持乐观。
(文章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)
免责申明: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。

全球财经连线|澳新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叶森:中国在区域和全球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

sitemap.xml sitemap2.xml sitemap3.xml sitemap4.xml